喷砂房厂家:1、防腐涂装体系的选择:
根据桥梁所处环境、设计要求和桥梁的结构部位, 结合相关理论]、JT/T 722–2008《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及GB 50205–201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来为主体钢结构选定表1所示的长效型涂装方案, 其中耐候性面漆的颜色按全桥景观设计要求来确定。
1.1 内表面 (即箱型杆件内部空间) 的涂装
考虑到钢结构加工期间焊接及涂装交叉施工等不利因素, 参考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贵州鸭池河桁架桥的施工经验, 上、下弦杆及腹杆等封闭型杆件的内部仅做预处理涂装, 取消中间漆和面漆, 表面除锈达到GB/T 8923–19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的St3级, 仅设1道厚度≥60μm的环氧富锌底漆。施工完成后用航空密封胶对所有隅角部位以及拼接板的缝隙进行填塞。
表1 主体钢结构的涂装方案Table 1 Painting scheme for the main steel structure
表1 主体钢结构的涂装方案Table 1 Painting scheme for the main steel structure
1.2、涂层体系的性能特点:
(1) 醇溶性无机富锌底漆用于打底及调平, 其阴极保护作用可使钢材不易发生锈蚀环氧磷酸锌底漆可满足钢结构临时防锈的要求。
(2) 环氧封闭漆能够杜绝空气侵入底漆, 同时起到隔离作用, 降低底漆与中间漆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中间漆起泡的风险环氧云铁中间漆含云母, 起到封闭、保护涂层的作用。
(3) 一道面漆在厂内完成可以节省工地的涂装工作量, 保证涂装质量, 并能保护中间漆第二道面漆则是防止道面漆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出现破损之后的重涂, 统一色调。
该体系在15~25 a内能有限度地保护钢结构不受有害气体、干湿变化等侵害, 具有优异的装饰性能, 抗紫外线、防老化 (氟碳面漆和聚氨酯面漆的耐人工加速老化时间分别为3 000 h和1 000 h) , 以及承受构件变形能力强的优点。
1.3、涂装工艺试验:
选取涂有车间底漆 (醇溶性无机硅酸锌) 的试板 (厚度为14 mm) , 漆膜厚度选用上限, 即25μm。施工前, 通过试验确认表面处理及喷涂的工艺参数, 为后续施工及批量涂装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依据。在满足表面处理要求的情况下, 确定并记录空气压力、喷射角度、喷射速率等工艺参数。采用的阶梯试件1、2的规格均为300 mm×200 mm×12 mm, 评定项目为涂层厚度 (采用干膜测厚仪检测) , 施工方法为高压无气喷涂法及电弧喷铝法, 试验结果见表2~5。
表2 喷砂除锈的施工要求Table 2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sand blasting for removal of rust
表2 喷砂除锈的施工要求Table 2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sand blasting for removal of rust
注:Ta为露点, Tb为基体表面温度, Td为环境温度, RH为相对湿度后同。
1.4、施工准备:
1.4.1、钢材预处理:
在钢材预处理流水线上完成钢板和各种型材的预处理, 表面除锈达到GB 8923规定的Sa2.5级, Rz 30~70μm, 并喷涂一道车间底漆以防止钢材在加工过程中锈蚀。要注意优化钢结构加工, 对零件边角部位进行倒角、打磨处理。钢结构加工完成后要进行二次喷砂, 清除车间底漆以便于喷涂底漆。
表3 除锈后试件表面的粗糙度Table 3 Roughness of the samples after removal of rust 表4 涂料喷涂的施工要求Table 4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paint spraying 表5 电弧喷涂的施工要求Table 5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arc spraying
表3 除锈后试件表面的粗糙度Table 3 Roughness of the samples after removal of rust
表4 涂料喷涂的施工要求Table 4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paint spraying
表5 电弧喷涂的施工要求Table 5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arc spraying
1.4.2、涂装车间设施:
涂装厂房按“喷涂合一”配置, 执行“一喷一涂”工艺方案, 即需要具备保温除湿功能的喷砂车间和涂装车间。喷砂是为了防止灰尘, 清除钢材上的污点及油渍, 在光滑的钢材表面做出粗糙度。涂装有手工及机械喷涂。 |